最近的航运市场到底热到什么程度?这个问题也挺难回答。
以航运市场散货船领域为例,上一轮的最高点出现在2008年6月份,BDI指数到达11000点左右,市场出现疯狂状态,国际市场火,国内市场也热。航运公司疯狂造船买船,金融机构排队在航运公司、船厂办公室门口争相提供贷款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。
航运是周期性行业,有高点,有低点,高点高的夸张,低点低的离谱。作为船东,只有判断好,踩好点,跟对周期,才能规避风险和赚取超额回报。金融机构和航运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市场,2008年到2020年底,一轮大周期12年,倒闭的航运企业不计其数,被坏帐伤害的金融机构也不在少数。
航运看起来是简单的传统行业,但真正玩的好的企业并没有多少。因为对市场的判断,保持理性的状态都是对人的智商和人性的极大挑战。企业的发展会有一些运气的成份在里面,但真正成功的企业没有靠运气的,成功的金融机构也绝对不是靠运气。做一个简单的数字比较:
A、在2008年的时候,新造一艘57000吨的内贸散货船,需要大约2.8亿元人民币,而买一艘马上可交船的57000吨内贸散货船需要3.6亿元人民币,当时的船用钢板价格大概是5800元/吨。当时市场真好,船东运营这样一艘船,一年毛利1.6亿元人民币,但好日子只持续了8个月。
B、在2021年5月份,同样造一条57000吨的内贸散货船,需要大约1.4亿元人民币,买一条刚交船的57000吨内贸散货船需要1.5亿元人民币,现在的船用钢板已经超过7000元/吨。人工成本比08年也要贵500万,但造价只有当时的一半左右。船东同样运营这样的一艘船,一年毛利大致0.7亿元左右,目前持续了2个月。但近期造船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钢板等成本涨价,并没有太多的情绪和水份在里面。
C、与当前的价格相比,2008年的57000吨散货船贵了近1.4亿元人民币。这多出来的1.4个亿,就是市场的情绪因素,后进入的航运企业和金融机构都为情绪买了单。而且当时的真实融资比例基本达到80%-120%之间,后来同样的船跌到了买卖价7000万左右,一年毛利只有1200万的时候,船东如何抗得住而不弃船,金融机构如何抗得住而不出坏帐。
D、同样是这样的一艘船,在2009年到2020年期间,造价都在1.3亿左右,只有在2015-2016年因为钢板价格低,造船订单少,造价跌到了1.2亿。
G、同样的条件,如果按照船价2.8亿元来测算,船东每年还款3000万左右,过去12年期间,大概只有两年的收入可以支撑还款现金流,后面船价、运价下跌的时候,航运企业靠什么来支持还款?
或许,周期性行业也是最适合投资和信贷的行业,因为大海不干,航运不止,不像有些行业会成为夕阳产业,被历史淘汰,永无翻身机会。周期性行业可能12年间,两年好,两年差,8年平平。渡过平平的年代,好的时候卖老船,差的时候换新船,成功的航运企业会踩好点,而真正的船王在好和差的行情时下重注,如此而已。